常識科宗旨
常識科宗旨
課程目標
1. 常識科課程的定位
常識科旨在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經驗,讓他們有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,及
應付新世紀的挑戰。本科讓小學生有機會結合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、科學教育
與科技教育三個學習領域所涉及的能力、知識及價值觀進行學習。它透過手腦並
用的學習經歷及解決問題的過程,培養學生的創造力。課程的設計著重培養學生
的探究精神,及發展學生「學會學習」的能力。
2. 本校的常識科宗旨
常識科課程旨在協助學生能夠:
Ø 保持健康的個人發展,成為充滿自信、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;
Ø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,並關注共同福祉;
Ø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,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;
Ø 培養對自然及科技世界的興趣和好奇心,了解科學與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;
Ø 關心及愛護環境,實踐綠色生活。
(二)常識科課程特色
2.1校本課程的特色:
優運用不同教學工具或策略,優化課堂教學:
- 根據學習能力發展架構,透過集體備課,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,例如
電子學習,設計互動性、趣味性或挑戰性的單元和課題教學計劃,並提
升教學的互動性及效能。
- 於各級的單元設計中,滲入不同的研習能力,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。
- 於各級的個別單元中滲入STEM的學習元素,並在高年級的常識科專題
研習中與電腦科合作,進行跨學科研習的探究活動,讓學生能透過研習
活動,裝備有關的知識和技能,以達至全人發展、終身學習的目標。
- 透過課程規劃,發展學生的研習、高層次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。
- 優化學習課業及學習冊,以提升學生的研習、高層次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。
強化教師專業交流文化:
- 透過集體備課及觀課,提升教師在電子教學方面的專業質素及教學策
略,此外,進行教師分享會作教學重點的交流,以提升教師本科的知識,從而優化課堂教學,提升教學質素。
- P.5-P.6老師參與中大合作的校本支援計劃,科任教師與中大教學人員
共同備課。此外,透過教師分享會、共同備課及觀課等,增加教師對學
科的知識,並應用在教學中。
優化評估方式,評估學生在不同方面的學習成果:
- 各級在上、下學期進行最少兩次進展性評估。
- 訓練一年級學生的生活技能並作評估,評估佔測驗二當中的10個百分
率。
- 二至五年級在上學期期中考後開始進行專題研習,研習佔測驗二當中
的10個百分率。
- 六年級在下學期中旬開始進行專題研習,研習則佔畢業試當中的10
個百分率。
培養學生愛閱讀常識科書籍的習慣。
2.2 家課:
家課類型:
評改形式:
老師必須用「甲、乙、丙、丁」等第作批改,各等第後可上「+」「-」,
並附上日期。
2.3 學生成績評估
方法: 進展性評估 /專題研習/ 生活技能評估/ 測驗 /考試